从美丽的太湖之滨,到壮阔的黄海岸边;从传统的民间乐声,到新时代的时尚舞步;从充满奋斗的旧时回忆,到日渐“强富美高”的新风貌……22日,“同唱祖国好 幸福舞起来——2019年‘舞动江苏’广场舞大赛”在镇江举行收官展演暨颁奖活动。全省数千名广场舞爱好者汇聚于此,用精彩的演出和昂扬的风貌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难忘的盛宴。
展演现场,来自全省各市的13支代表团队带来满满正能量、鲜活接地气的拿手曲目,屡屡点燃全场气氛。
宿迁队演出的《清清骆马湖》,通过展现城市地标的今昔巨变,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扬州队在《一条大河运中国》中唱出运河的灵韵,生动演绎美好生活和谐旋律;身着改良版旗袍、怀抱“琵琶”,苏州队在舞曲中巧妙融入评弹元素,流露出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许;盐城队的歌舞表演,让观众仿佛看到翩翩鹤舞、听见呦呦鹿鸣,细品黄海千年变迁……
多位领队告诉记者,如何突出作品内涵成为编排原创曲目过程中备受重视的问题。“以南京市展演节目《美好江苏》为例,它既有‘茉莉花’般的清新雅致,也蕴含歌唱新江苏、启航新征途的时代豪情,因此我们选择以淡雅风格的服装和轻盈灵动的舞步,让人们在唱跳中油然而生亲切感和自豪感。”南京队领队吴昊介绍道。
融合了特色文化和家国情思的原创曲目,正成为全省广场舞创编新热点。“江苏已连续三届举办广场舞大赛,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升级’,不仅要跳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更鼓励展现江苏特色的高质量原创作品。”本次大赛总评委、展演活动总导演李朝润表示,用广场舞的形式讲述城市故事、传达乡里乡情,不仅让人们更深切地体会家国情怀,还让团队自觉承担起“城市之窗”的职责,形象直观地展现城市文明风貌。
送艺入乡,
“最基层”走进人民心里
本次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1.2万多支队伍踊跃报名参赛,辐射影响人数高达600余万,有效带动广场舞在江苏城乡的蓬勃发展。 “核心”队员少,歌曲内容单调,舞蹈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曾经制约着基层广场舞的发展。为了让广场舞真正活在基层、热在基层,江苏各地不仅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还通过组织主题性曲目创编、公益培训进社区进乡村等方式,不断降低“门槛”,充分激发参与人群的积极性。
泰州市海陵区海韵舞蹈队带来的《幸福莲湘》,用当地民间舞蹈呈现新时代美好生活。领队沈凌云告诉记者,当地文化馆特地派来专家全程参与创编和排练,为队员们深入讲解传统非遗绵延传承的重要意义,“不仅老年人爱听,不少年轻人也被吸引入队”。
“市文化馆派来老师指导我们跳舞,一开始大家都很惊讶——广场舞还能这么美?”苏州工业园区灵舞团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富有内涵和韵味的广场舞搭配专业指导,让每天的练习变得更快乐。60多岁的陈女士每天要坐一个半小时公交参加训练,一个动作往往得练好几遍,但她从没喊过累,“每天早上进练功房,就看到老师们已经等在那里,这份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我还能不好好练?”
志愿先行,
“最公益”助力社会文明
一支支“临时军”在舞台上绽放光辉,也让许多中老年人的生活更有活力。“今年以来,仅省体育总会就组织广场舞公益培训1000多场次,15余万人次参加。”省广场舞协会会长贺珍珠告诉记者,将继续支持广场舞公益培训,满足人们展现自我、歌颂祖国的志愿先行,“最公益”助力社会文明热切需要。 曾几何时,广场舞被贴上“扰民”的标签;时过境迁,与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广场舞成为江苏大地上一道靓丽风景。
展演现场,徐州队的《中国人的宣言——价值观之歌》、淮安队的《我来了——广场舞志愿者之歌》、常州队的《德润龙城》等作品,展现人们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者的积极风貌。
每天“静悄悄”跳完舞后,戴上红袖标“变身”平安义工,在社区步行巡逻、检查卫生、提醒隐患……如东县广场舞运动协会会长吴建一告诉记者,热心的广场舞爱好者们常常主动关心社区居民的生活,积极为人们排忧解难。 常熟市200多个广场舞活动点都递交了《文明广场舞公约》承诺书,众多广场舞爱好者投身公益活动。他们自发在晨晚练健身点进行公共文明引导工作,助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也影响和带动着更多居民参加环境治理。 南京多家民间艺术团负责人表示,报名参与文化传承类志愿服务的人群中,广场舞爱好者占了大多数。每逢节假日,“大妈”们积极参与节目编排,前往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进行各种公益活动。来自南京表演方阵的宋阿姨和几位老姐妹说:“我们愿意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心、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
“追求健康快乐,还要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事情,这是我理解的‘广场舞精神’。”大赛评委苗淑华赞叹:“庞大的广场舞人群正在合理引导下形成充沛的正能量,广场舞在人们的美好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文/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图/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见习摄影记者 陈越
扬子晚报讯(记者 张楠)“迈进新时代 幸福舞起来”全省广场舞大赛正在全省各地火热进行中,大赛优秀团队将受邀参加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曾经被污名、被群嘲,广场舞的面貌和气质,在江苏正在被“改写”。这变化是充满正能量的,《幸福舞起来》《迈进新时代》《爱敬诚善大家唱》等一曲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广场舞曲在全省各地响起。这变化是清新亲和的,少扰民,更文明,广场舞人群正成为城乡天地间一方方绚丽而自信的风尚方阵。
传统文化谱新曲,舞出魅力新江苏
源于民间、兴于民间,地方传统文化与广场舞的融合成为新时代广场舞的一大特色。源于连云港的淮海戏是“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文化馆创造性地将淮海戏的戏曲元素融入广场舞舞蹈动作、服装和道具,一曲《淮海戏情》将原本地区特有的传统艺术带到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该舞蹈不仅在省内广场舞大赛中摘得桂冠,还多次走上国家级比赛的领奖台,红遍了大江南北。编舞刘荣说,另一融合淮海戏元素的新曲《淮海戏韵》将亮相今年的全省广场舞大赛。
今年的全省广场舞大赛以“迈进新时代 幸福舞起来”为主题,主办单位专门邀请专家创作主题曲目《迈进新时代》,作为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之一,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迈进新时代的人们积极向上的神韵风采。省文明办、省体育局还专门为本次大赛组织指导员培训班,邀请全国广场舞界知名专家王广成为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近200名骨干指导员现场授课。5月以来,省体育总会还面向全省开展“公益培训进社区”活动,将广场舞曲目的教学推广工作真正落到基层。
自觉自律加科技,舞出最美文明风
跳广场舞虽然强健体魄,愉悦心情,但如果处理不好社区关系,也会引发矛盾,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连日来,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广场出现的几只“铁盒子”引人注目。这是园区独家订制的全国首个智慧舞场系统,通过声学的定向声技术,将声音定向投射到特定区域,创造出独立的音频空间,有效避免广场舞音乐扰民。“莲花新村是一个大社区,居民很多,以前老远都能听到广场舞音乐,现在安静多了。”家住附近的赵老伯说。热爱广场舞的莲花新村李阿姨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有了这个系统,我们跳舞比以前方便多了:现在,我们不需要带高音喇叭,一个U盘就可以解决问题;再加上系统实现了声音的定向投射,各个舞队之间的干扰减轻了,对其他居民的影响也变小了,最近来跳舞的人都变多了。”据了解,未来该智慧舞场系统还将面向园区更多的社区进行推广使用。
广场舞文明风气,还得益于团队的自律。早在2015年,《宿迁市市区广场舞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即已出台,要求除了在不影响市民生活、休息的规定时间、地点和噪声排放标准内进行广场舞活动外,还规定所有人员要自觉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遵守社会公德、公共秩序等,不得有其它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去年以来,由省广场舞协会制定的《江苏省广场健身舞爱好者自律公约》和《在中高考期间自觉停止广场舞活动的倡议书》,得到全省广场舞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常熟市文明办、常熟市体育局去年联合出台的《常熟市文明广场舞公约》,除既定规定和约束外,还创新设立“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岗”,积极维护广场舞的文明秩序。
广场舞做平台,舞出时代新风尚
一曲曲广场舞敲开万家的“心门”,串起了“陌邻”情谊,成为正能量的“加油站”,化身为文明风尚的大平台。太仓市“舞妈舞爸”平安志愿队,在跳广场舞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公益环保等工作。三年来,2000多名“舞妈舞爸”志愿者们积极开展志愿活动100多场次,不仅有效改善邻里关系,还切实维护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获得周边群众的广泛好评。
好人、模范的事迹也融入了广场舞。根据“中国好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团队事迹改编的道德评弹《髓缘》,根据江苏省道德模范周火生事迹改编的评弹情景表演《希望老人》,昆山市原创的《在道德星空下》广场舞曲目,都受到全省广场舞爱好者的喜爱和传播。
“广场舞办在基层,热在基层,是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文化活动品牌。”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江苏将继续注重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诠释新时代、新风尚广场舞,将深化主题教育、遵守社会公德、参与志愿服务、弘扬文明风尚等融入广场舞活动,充分展现新时代广场舞爱好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关问答
大妈在十字路口跳广场舞,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和处理。一、可能大妈的精神有些问题,造成了意识的不清晰和行为的盲动。这时,应该第一时间将大妈保护起来...
我是卖广场舞音箱,U盘,内存卡,蓝牙音箱的,买我的产品就免费上传,下载,剪切,合并她们要的东西,还免费拍摄制作广场舞视频,所以全城广场舞大妈,太极高手...我是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