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县文化馆为会理人民群众精心编排了一套完整的广场健身舞《锅庄》。12月8-9日,县文化馆开展会理首届广场舞《锅庄》培训,进一步做好推广和普及。
副县长陈子祥,县文广旅游局、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并观看了辅导老师带来的会理县第一套广场舞《锅庄》展演和培训。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惠民工程来抓,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全民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陈子祥在讲话中指出,首届广场舞培训活动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实施会理县文化馆(文化站)免费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培训老师要继续发扬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的工作作风,把有限的培训时间用好用活,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各参训学员要倍加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在基层一线抓好普及,开展好“接力式”培训,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跳起来、舞起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培训中,指导老师们边教边跳,结合基本动作、韵律等技法,为学员耐心、细致地讲解。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广场舞带回当地普及,让更多的群众体验舞蹈运动的快乐,达到愉悦身心、强健体魄的作用。
在场参加培训的音乐老师刘雨说:“这是属于会理人民的第一套广场舞,这套舞蹈很动感,听着这个音乐就很有激情,我学了这套舞蹈之后,将积极推广它,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我很喜欢这套广场舞,它有我们会理的特色,节奏鲜明、舞蹈动作老少皆宜,培训结束后,我会回到校园里进行推广。”体育老师马骉告诉记者。
据了解,会理第一套广场舞《锅庄》共一、二、三套,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会理县民间,是由县文化馆编导老师杨野,在下乡采风期间,受到民间山歌对唱和基层群众的田间劳作的启发创作的,同时还融入了少数民族舞蹈特点。
据杨野老师介绍,这套广场舞刚被推广出来就深受群众喜爱,报名参加培训的人络绎不绝。为做好广场舞的推广和普及,县文化馆辅导老师将于12月19日起的每周六、周末晚上七点在石榴文化广场就广场舞《锅庄》进行现场带操教学。
来自全县的各文化站文化专干、艺术团、老师、群众近400名学员参加培训。
文图/刘庭霖 编辑/黄明新
在遥远的青藏高原,藏族人民用他们独特的舞蹈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神灵的崇敬。这种舞蹈名叫“锅庄”,它像一幅流动的画卷,将藏族人民的热情与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
藏族老奶奶
锅庄,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舞蹈。当夜幕降临,藏族人民便会聚集在村子的广场上,围绕篝火欢跳。他们的舞步虽然简单,但却透着深深的情感。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向神灵诉说心愿,每一个转身都像是向远方呼唤祝福。
跳锅庄
锅庄的舞蹈动作多以腿部为主,步伐轻快而有力。男人们跳得豪放而粗犷,如同高原上的雄鹰,女人们跳得柔美而细腻,如同雪山下的莲花。他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摇响铃,面带笑容,将内心的喜悦通过舞蹈传递给每一个人。
跳锅庄
在锅庄的舞蹈中,你不仅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还可以领略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当舞蹈进行到高潮时,人们会齐声高唱,歌声嘹亮而激昂,如同高原上的风,穿越云霄,震撼人心。
跳锅庄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锅庄作为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依然能够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藏族人民用他们的舞蹈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跳锅庄
锅庄,这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独特魅力。它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将藏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来点儿干货#
相关问答
说广场舞是社会毒瘤,真使人吓一跳!从医学角度说,毒瘤就是恶性肿瘤,是癌症,一般会治人以死地。难道广场舞就像恶性肿瘤那么可怕吗?笔者觉得“毒瘤”的提法大...说...
水兵舞又叫拉手,六步,又叫吉特巴。这种舞与交谊舞不一样,无论是从舞蹈的风格,还是对舞姿的要求,它与交谊舞都有很大的区别。水兵舞原来是美国军舰上的水...水...